被放大的人工智能

1个提交 / 0个新回复
被放大的人工智能

  现在社会上,“智能××”的字眼会时不时地闯入人们的眼帘。
  智能卡、智能芯片、智能手机、智能家电、智能仪表、智能控制、智能楼宇、智能家居、智能制造、智能交通、智能电网、智能监控、智能武器等等。
  而实际上,“智能”这个词汇已经是被滥用了。
  滥用的目的可能各自不相同,有的是商业炒作,例如智能手机、智能家电等,只是因为一些简单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甚至只是有了操作系统,就冠以“智能”。不过这些作为商业行为也无可厚非,就不去管它了。
  有的就不那么简单了,涉及到某些行业(包括垄断行业),其实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前些年“信息化”的继续与升级,却被人为地炒作概念,利用大家的无知,套取国家资金从而获取巨大的利益,例如智能制造、智能交通、智能电网等。
  总之,人们一方面对“人工智能”的期望值太高,而另一方面,对其局限性却认识不足。
  先来看看在不同文献中对“智能”以及相关概念的定义。
  智慧(狭义的)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(物质基础)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,包含有:感知、知识、记忆、理解、联想、情感、逻辑、辨别、计算、分析、判断、文化、中庸、包容、决定等多种能力。
  智力(Intelligence)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。 指人认识、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、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,包括记忆、观察、想象、思考、判断等。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:理解、计划、解决问题、抽象思维、表达意念,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。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, “智力”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:通过改变自身、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。
  智慧:对事物能认识、辨析、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。
  智力:通常称“智慧”,指学习、记忆、思维、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  智能:智慧和才能;智力。
  从以上的一些定义来看,“智能”“智力”“智慧”并无太大区别,我们这里也不作区分,只使用“智能”这个概念。
  《计算机不能做什么》(副题:人工智能的极限)。这是法国哲学家休伯特·德雷福斯所写的一本书,作者作为一个哲学家,以反人工智能者的身份,站在哲学、认知科学的高度,剖析了人工智能(简称AI)。作者在书中多次使用一个比喻: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到月亮上去,AI现有的做法无非是爬上一棵高树,虽然离月亮近了一些,但永远都无法到月亮上去。
  作者写书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,虽然已经过去了30多年,在这过程中,AI技术的确取得了不少的进步(爬上了更高的树),在一些领域也的确解决了不少的问题,IBM的计算机深蓝甚至战胜过世界国际象棋冠军。但是,作者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过时。书写得有点难懂(或者是翻译的问题)但还是值得所有从事AI科学及AI技术开发的人一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