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秘密布局“大脑计划

7 提交 / 0个新回复
最新回复
百度秘密布局“大脑计划

      人工智能是现今科技界最前沿的话题之一。以谷歌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均在这个方向上进行了巨大的投入,在这个全球最智慧大脑的群体里,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吴恩达(英文名 Andrew Ng,华裔)所领导的Google Brain项目,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竞争中更加领先,2013年6月,Google Brain运用深度学习等研究成果,使用1000台电脑创造出多达10亿个连接的“神经网络”,让机器系统学会自动识别猫,这个在国际深度学习领域广为人知的案例惊艳全场。今年1月,李彦宏宣布,百度将建立公司历史上首个前沿科学研究机构——深度学习研究院(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,IDL)。今年5月Google Brain之父吴恩达正式加入百度美国研究院,作为机器学习、特别是深度学习方面的资深学者之一,他将成为“百度大脑”计划以及百度全球化扩张中的核心人员。
  
      梦想重燃:让机器拥有智慧是世界上最酷的事情
      有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智慧来源于一个单一的算法。这个理论的实验依据是,人类大脑发育初期,每一部分的职责分工是不确定的,也就是说,人脑中负责处理声音的部分其实也可以处理视觉影像。人脑究其本质来说,是一台可以被调试以执行特定任务的通用型机器。
      七年前,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吴恩达偶然接触到了这一理论,他突觉醍醐灌顶,这个理论从此改变了他对于人工智能本质的理解,重新点燃了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热爱,从而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。据他回忆,“有生以来第一次,我感到自己有可能在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取得一点进展。”
      吴恩达说,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早期,这个领域的主流理念是,人类智慧形成于成千上万个简单代理的协同工作,也就是麻省理工大学教授马尔文·明斯基(Marvin Minsky)所说的“头脑的社会”。工程师们就以此为信条,认为要实现人工智能,就必须建立成千上万个独立的计算机模块。一个模块,或者算法,去模拟语言,第二个模块处理发声说话等等以此类推。总之,按照这个早期理念,实现人工智能所需的工作量巨大,难以实现。
      吴恩达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发明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,当时只是很单纯地认为,让机器拥有智慧是世界上最酷的事情。但当他进入大学真正开始接触人工智能时,却正逢上述理念盛行,他很泄气,因此放弃了对人工智能的研究。后来,他成为大学教授,也不忘顺便打击自己的学生,劝他们也放弃人工智能这一“不切实际的梦想”。直到有一天,他接触到了“人类的智慧来源于一个单一的算法”的理论,意识到这个领域的主流理念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可能大错特错,他看到了一个机会,于是他果断地重拾了儿时的梦想。而“单一算法”这一假说的提出者是杰夫·霍金斯(Jeff Hawkins),一名有着神经科学研究背景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家。
      现在看来,这一假说所改变的,不仅仅是吴恩达的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