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G“香饽饽”为何让部分厂商栽跟头?

16 提交 / 0个新回复
最新回复
4G“香饽饽”为何让部分厂商栽跟头?

        2014年是业内公认的4G开局之年,与之伴随着的,不仅是运营商相关的多项改革,还有各大手机厂商的悄然洗牌。根据市场研究公司赛诺于今年五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国内TD-LTE制式的手机市场排名第一的品牌是中国厂商酷派,市场份额达到了23.1%;第二名是国内手机市场的整体销售第一三星,份额为18.8%;第三名则是去年底曾一度占据国内TD-LTE手机市场近40%份额的苹果,份额为15.7%。除此之外,第四至第六的分别为联想OPPO和天语,第七至第十名则是华为、中兴、海信和步步高
        近年来,除了苹果和三星仍占据市场大头以外,其它的国际品牌均日渐式微,这也给了众多国产手机厂商以机会,而4G更是一股强力的催化剂,不仅让“中华酷联海”再度迎来春天,OPPO和步步高也借此成功弯道超车。从这份榜单上可以观察出两个比较鲜明的属性,一是这些品牌大多与运营商合作紧密;二是这些品牌都以线下渠道为主——前者为产品提供补贴和地推支持,后者则依靠零售渠道为用户带来更加完善的购机体验和服务。
        几家欢喜几家愁,在以上榜单当中,我们没有看到当年欧美4G市场的领导品牌HTC,也没有看到近年里风生水起的小米——后者于前不久发布了小米手机第四代。但遗憾的是其初期供应的版本并不支持4G,小米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其认为4G真正的正式普及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9月份上市4G版本在时间上没有问题。但小米所忽视的问题是,用户买来用不用是一回事,但产品支不支持是另外一回事。况且中间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差,再加上之前包括小米3和红米系列都不支持4G导致的先局失利,小米手机4没有从一开始就支持4G的的确确是厂商战略上的问题。
        同样出现这种问题的还有锤子手机和魅族,特别是后者由于一直坚持一年一款手机的战略,使得魅族在4G大潮下,空窗期的关注度被大幅减弱,不得不通过紧跟竞品的降价步调,以及各种营销方式来清理库存。而前不久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三星,也被曝出由于误判了大陆市场的4G形势而导致大量产品积压在渠道商处。与此同时,诸如荣耀、一加以及努比亚等品牌却由于在性价比的基础上添加了对4G的大力支持而带动旗下产品一度热销。
        然而,厂商们的战略只是大问题中的一个方面,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运营商,一来国内4G建设速度快的超乎想象——中国移动为了一改3G时代的颓势,早早就开始了对TD-LTE的布局和投入,并成功在去年年末工信部正式下发TD-LTE牌照后,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抢下了先机。而在中国移动的猛烈攻势下,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等待FDD-LTE牌照的数月中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,中国联通用户增长速率放缓、中国电信连续数月用户流失,但两家在私底下也没有放弃对FDD-LTE的先机建设。相比较3G时代,我国4G建设的速度几乎实现了成倍翻番。
        二来业内放弃2G、3G已成共识——行以业错估4G发展速度的一大原因是基于“2G到3G是质的转变,但3G向4G升级却不是”这一观点,但未曾想到的是,由于中国移动的“报复性”攻势,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奋起应对,使三大运营商罕见的“达成”了放弃或暂缓2G和3G建设的共识。今年5月,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相继表示将减少或中止对2G网络的投入。而由于“营改增”的正式实施为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,以往高额的终端和话费补贴政策也将断链,加上众多厂商响应4G的号召纷纷放弃了对3G手机的研发,市场上开始出现大量的3G终端库存,不得不依赖打折促销等方式进行甩尾。
        事实上,各家厂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4G发展的影响,即便是转型较快的企业也不得不面临渠道上的压力,但相对来说,4G给它们带来的甜头要远远大于前者。更重要的是,厂商可以借此在4G发展初期站稳脚跟,这对于应对国际品牌的竞争将更有裨益。